2017广州一模测试作文:不放下
〖试题回放〗
[广州一模]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作文(60)
梭罗说:“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,他就越是富有。”生活中,有人认为,放下是一种智慧,是一种境界;也有人认为,不放下是一种坚守,是一种精神。
请以“放下”或“不放下”为标题,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,写一篇文章,自定文体,不少于800字。
[1号文:60分]
不放下
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三(6) 方定曦
我时时刻刻铭记着梁遇春先生的一句哲语:“古来成大事者不过是知其不可而为之。”这句话有些冷峻有些无情,然而我品觉出它骨子里沉厚的积极与有为。如果连不可为之事都去奋力,这样的生命里,又怎么会有虚无?
不放下,是一种坚守,且不论结果,里面就已蕴含着牵动人心的深沉美感。有人说诸葛亮青史垂名,《出师表》当记头功。功是要记的,然而用《出师表》来遮蔽孔明的光辉,未免太诛心,也太薄情。本来是可以闲云野鹤的,为了苍生他却毅然出仕,并再也没有退缩——后世千万的志士,不就在这样“尔来二十一年”不放下的凄壮中双泪默流吗?我时而想到《箜篌引》中“公无渡河,公竟渡河!堕河而死,将奈公何!”中的无名氏,也时而想到北宋名将宗泽叹一句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,高呼“过河”而死,几近唏嘘。不放下,任它艰难——这样的坚守里,有足以让劝人放下的道释之流羞赧的深情。
然而美感又是不足够的,正如泪水在血水之前太过清浅一般。孔明也是在身死之后才得以名成。不放下,如只是个人的坚守,那恐怕命运极快便能压碎我们的双肩。所以克尔凯郭尔让我们“信仰”,而加缪更让我们“反抗”——在命运前坚持自己,其实就是高贵的反抗。
不放下,就是还怀有着不可舍弃、甚至高于生命的希望。显克微支写下过这样一幕:尼禄大肆迫害基督徒,使徒彼得被迫离开罗马,路上却遇上了基督。“主啊,你往何处去?”
“你离开了我的羔羊,所以我要回罗马,让他们再钉我一次。”彼得含泪返城,毅然殉教。
其中的宗教意味,我无意细究。只是那样执着于爱、善与信仰的基督,是对不放下的最有力诠释。
不放下,有着一种对于生命的人性而高贵的坚持,在乐观与勇气中屹立于虚无的对岸。退一步——犬儒道释之流诱惑我们在命运的困局里放手,然而只俯拾起可以安然取给的一切,我们不过与尼采所说的愚勇者无异,因自觉的缺失脆弱而易屈。
在空乏与脆弱的对立面里,不放下,有其悲喜,而在泪与笑中却能闪烁出其崇高。知道了高于失去的恐惧、系于生命价值的希望,你会知道,不放下,是最勇敢的自觉者的风姿。
“你抛弃了我的羔羊,所以我要回到罗马,让他们再钉我一次。”耶稣对彼得说的这番话,任是不是信徒,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与力量。更毋言加缪笔下的西西弗——在无尽的苦役前的微笑,即便巨石千百次落下的定局里,这样的不放下,已足以战胜绝望。
况且我们的命运,又怎么会一直只有冰冷面庞呢?斯多葛派那为了绝对的自由而不惜自杀的苦涩激情,其实离我们很远。不放下者,多能成事——热血向来是最不负人的。梦想的美感里、坚守的自觉里,理想将让我们战胜忧伤。“今宵剩把银釭照,犹恐相逢是梦中。”无惧失败地坚持,不要放下。一番跋涉后,或许你将惊觉,幸福并不很远。
[2号文:53分]
不放下
不可否认,生活需要放下,也不否认,有放下才有更多地获得。可是,我始终坚信着,有一种原则,不能放下,也不该放下,那叫做——肩负天下。
历史的长路上,总有人放不下天下而踽踽而行。屈原不放下天下,在路上上下求索;范仲淹心忧天下,于是岳阳楼上高声疾呼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;杜甫孤坐在破茅屋中,质问上苍: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;更有甚者,在阴霾的路上,面对军阀的长枪利炮,以一曲笔杆呐喊:我以我血荐轩辕,唤醒了彷徨的中国。
是的,他们都坚持不放下,不放下肩上的天下,也不放下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然而,不放下就意味着失去另外的东西。是啊!君不见,屈原艰难前行,最终唯有投入汨罗江水;君不见,范公唯有问道:微斯人,吾与谁归:君不见,杜甫还有陆游唯有在一袭破袍中遗憾而去吗?而反观潇洒的庄子,岂不在秋水中放下天下,做一只摇头晃脑的乌龟是何等逍遥啊。
的确,逍遥的老庄令你我羡慕,但现实中放下天下甚至放下自我的惨剧是否撕裂了你的内心。当上海的“医跑跑”抛弃手术台上的病人仓皇逃离,麻醉的病人脸上看似安详的面容是否觉得讽刺?当不良企业连饮用水都添加致癌物质只为私利,放下天下,你是否觉得手上的水都似乎光怪陆离?他们放下,似乎获得了,但却令你我羞赧。
因而,你我将选择不放下。杨善洲不放下,独自走进秃兀的大山,还给世界满眼葱茏一脉青黛;白芳礼不放下,三轮车载来了无尽的希望与曙光。英国钢铁公司不放下,一封简单的传真感动了世人,启迪了我们。
顾炎武说过: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是的,那遥远的时代,普罗米修斯为我们带来文明的圣火;释迦牟尼在西方极乐世界指引着世人;安拉举着火把带我们走过罪与罚,独自承受苦难。
眼前,是耶稣的十字架。耳旁,是孔夫子谆谆的教诲。
是的,我不放下。正如你们,从神圣中走来,独自走向永恒的不朽。
[3号文:52分]
放下
免费试读结束,请下载文档继续阅读
热门推荐
-
上传时间:2021-04-25
-
上传时间:2021-10-25
-
上传时间:2022-12-29
-
上传时间:2023-07-07
-
上传时间:2023-09-18
-
上传时间:2024-04-07
-
上传时间:2024-08-03